

听文物讲述——
西南联大第一书:《联大八年》
《联大八年》
1940年,西南联大中文系教授(左起)朱自清、罗庸、罗常培、闻一多、王力在昆明
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校门
在茅山新四军纪念馆馆藏中有一本《联大八年》,书名由闻一多先生篆字题写并签名,封面、内文完整,惜封底缺失,品相尚好。
《联大八年》是研究西南联合大学(即西南联大)历史的第一手资料。翻开书本,全书包含“我们的道路(代序)”和“历史回顾”“联大生活”“联大教授”三个主题部分。“历史回顾”介绍了联大校史上一系列重大的事件,如倒孔运动、五四纪念活动、壁报活动、文艺活动、“一二一”运动等进步活动。“联大生活”内容包罗广泛,既有跑警报等别致的“教授生活之一章”,也有衣食住行之类“片段的回忆”,还有兼差、从军、译训、社团等各种活动实录。“联大教授”部分尤为珍贵:前三篇文章讲述了闻一多先生的事迹、收录了闻一多先生的最后一次讲演;其后的“教授介绍”则由联大学生撰写,刻画出联大教授在学生心目中的真实形象。
西南联合大学诞生于抗战的炮火之中,位于云南省昆明市,是中国抗日战争开始后高校内迁,由清华大学、北京大学和南开大学组成的一所临时大学。当时,西南联大有着“奢华”的师资阵容,如陈寅恪、朱自清、闻一多、钱钟书、沈从文、吴晗、钱穆、费孝通、梁思成、金岳霖、吴大猷、华罗庚、陈省身等等。西南联大在战火中坚持教学和科研,培养出了大批英才,如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,8位“两弹一星功勋奖章”获得者,以及100多位“两院”院士。
1946年5月4日,西南联合大学举行结业典礼。《除夕副刊》为纪念西南联大,广泛征稿编辑《联大八年》,并于6月请闻一多先生题写书名,于7月付印。但此书还在编辑中时,闻一多先生不幸被国民党特务暗杀。在李公朴、闻一多先后遇难后,昆明笼罩在肃杀的白色恐怖之中,《联大八年》编者坚持编纂工作,且将闻一多先生逝世当日的最后一次震撼性演说全文收入书中,并在扉页上题词“谨以此书志念闻师一多”,以志哀思。
《联大八年》,堪称“西南联大第一书”,它是唯一由当年的学生自主约稿编撰、自筹经费出版的一部西南联大文献,汇集了一批珍贵的原始史料,珍藏了一代人的青春足迹,也凝聚了那个动荡年代的历史缩影。
侍文 沈君芳
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, 文字、图片、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