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第四版:漫笔

2025年08月02日
致梅书
□/文 杨 莹
一直想写梅,可总是忙忙碌碌,没有机会。近期连续参加了与她有关的活动,于是成就了这篇文章。
梅深耕教培多年,且是一家茶餐厅的主理人。我和她十多年前因做公益相识,当时我们两家团队每年都会参与慈善义演。梅为人友善,记得我团队排练旗袍秀,借用过她的舞蹈房;我开茶书院时,曾长时间借用她的沙龙室。我们楼上楼下,一度热络得很。受疫情影响,我停办茶书院,梅的西餐厅也备受冷落。我劝她停业,毕竟周围喜食西餐的人还不多。许是曾在国外待过的经历,梅割舍不下,一度靠情怀在支撑。
慢慢地,梅开始穿传统服饰,店里的布置换成简约的中式,直至主食也由西转中。梅购买了很多养生的中药和茶,每个进店的人,包括接孩子放学的,她都免费赠送一杯茶。梅是行动派,就此延展出茶餐厅:保留西餐,增加中式茶饮、简易中餐。随之,促生一期一会的“阳光女性成长沙龙”。梅不定期举办公益读书,免费提供茶水、茶食。随着参加人数越来越多,成本逐渐增加,但梅一直恪守初心。由于我在外地工作,对于活动邀请,只能在遗憾拒绝和见缝插针之间摇摆。
人生旅途,我们每个人都和梅一样有着属于自己的经历,个中滋味自知。但我相信,无论是谁,只要内心投射的是美好、是感恩,终将收获祝福和成长。
◎ 《句容日报》句容市融媒体中心
版权所有◎All Rights Reserved
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, 文字、图片、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
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, 文字、图片、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
备案/许可证号: 苏ICP备13000235号-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