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从“养老”到“享老”
数字里看句容幸福晚年新图景
随着社会深度老龄化的趋势加速,如何安放亿万老年人的幸福晚年,是摆在所有城市面前的一道必答题。近日,记者从市民政局获悉,截至2024年底,全市60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口达17.98万,占比31.31%,养老实践正迎来关键考验。令人欣喜的是,从持续增长的76位百岁老人身上,我们看到了从“养老”到“享老”的幸福转型正在变为现实。
保障网织密,托举安心晚年
“养老金又涨了,看病报销更便捷!”这已成为我市18.8万退休人员的普遍心声。保障体系持续加固。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在职参保10万人,养老金实现“20连涨”;城乡居保基础养老金“15连调”,惠及11万余人;天王镇唐陵村城乡居保“集体补助”试点工作成功落地。医保方面,近3.4万人享受职工医保,超15万老年居民享有居民医保。长期护理保险覆盖14.17万人,为失能老人撑起保护伞。2024年,为近2.7万名高龄老人发放尊老金1755万元;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实现100%承保,已完成理赔5015人次、金额957.6万元。对困难群体的保障更为有力,累计为4718名困难人员代缴医保212.3万元,城乡低保标准提高至926元/月,切实兜牢民生底线。
服务圈升级,传递身边温暖
“一顿热饭、一次上门,解决大问题。”聚焦居家养老需求,我市2024年改造提升3个城市社区助餐点、10个乡村互助养老睦邻点,全年助餐约24万次。居家养老上门服务达29.5万次,并为872户家庭完成适老化改造。机构养老品质不断提升,全市22家普惠型养老机构提供床位3357张,等级机构占比超90%。新建的市级大卓养老护理院满足了失能失智特困老人集中供养需求。医养结合紧密推进,机构签约率100%,上门巡诊惠及5000余人次。全年培训养老护理员359人次,为8.3万65岁以上老人提供免费健康管理。
友好城共建,乐享银龄生活
宜居环境持续优化。完成13个老旧小区适老化改造,新辟2条敬老爱老公交线路。开展老年人智能技术培训1800人次,助力跨越“数字鸿沟”。法律援助为老年人优先办理案件272件,有力守护老人合法权益。精神文化生活丰富多彩,全市建有1所老年大学,乡镇(街道)老年教育机构覆盖率达91.7%。建成小剧场、城市书房等新型文化空间31个,培育省级优秀群文团队10支。老年人积极从“受助者”转变为“贡献者”,银发宣讲团深入基层,“银发生辉”志愿服务专项行动蓬勃开展,建成14个老党员工作室,续写着人生价值新篇章。
从扎实的保障到精细的服务,从宜居的环境到丰盈的精神生活,我市正以实实在在的举措,让“养老”变“享老”的幸福愿景照进现实。
李颖 李文龙
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, 文字、图片、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